的确,视频里欢乐的节奏、有趣的动作让不少疲于生活的成年人回忆起童年那一份纯真。而这首歌被杭州00后“桃子老师”火了,还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热议,也有不少网友看到桃子老师自拍上课视频之后表示很“治愈”。
据了解,“桃子老师”是一名00后,去年三月进入到杭州一家幼儿园工作,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在网络平台中上传的一条“挖呀挖呀挖”的上课视频意外走红网络。随后又有黄老师、好梦老师等多位幼教工作者发出类似的内容,引得千万网友的围观点赞。
视频里的她们都是极具亲和力的样子,带领着班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唱着《花园种花》这首童谣,同时手上比划着可爱的动作,伴着甜美纯真的歌声,也激发起小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纵观这篇极具节奏感的绕口令,从“小小的”再到“大大的”,再从“大大的”再到“特别大“,可以说循序渐进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塑造他们的认知能力。尤其是2岁半-3岁宝宝,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的兴趣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它们的名称,而是开始关注、了解其细节,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发现它们在大同之外的“小异”,靠形象区分事物并借助这种方法区分更多事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也在迅速发展,好奇心越来越强、头脑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在这一阶段认识的东西会比以前大大增多。那究竟会涉及哪些方面呢?具体有:
1、能配对颜色、形状、物品、大小
2、能完成6~10片的拼图
3、知道自己的名字
4、知道主要身体部位名称及其功能
5、了解相反概念,如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
6、会回应主要照顾者的简单指令
7、有简单分类概念,如猫狗都是动物
8、明白「一个」与「两个」的意思
9、能凭记忆力找寻东西
10、玩假扮游戏,如扮医生/老师等
有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些知识往往也会在孩子玩玩具、过家家的时候出现。因此,兼具娱乐属性与教育属性的机器人编程课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成长效果,甚至更显著。以乐博乐博的大颗粒电子积木课程为例,其主要针对的年龄段是2.5岁-3.5岁。从设计理念上,也针对性地吻合了这个年龄段学员的动作敏感期、建立概念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三个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首先是动作敏感期。我们的小朋友的手往往是先学会五指抓,四指握,再到三指捏、两指捏,最后是一指按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由大动作,到小动作演变的动作敏感期。而大颗粒电子积木课程的搭建过程,就是抓、握、按压的方式来进行的,刚好吻合孩子从大动作到小动作的演变过程。
其次就是建立概念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开始有探索世界的行为,通过动手接触,对能接触到的每一个事物,都贴上一个小标签;对世界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建立。而大颗粒的课程大纲也正好对应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再通过每节课都会有的科普环节,让孩子对所有事物的标签建立得更精细,概念建立得更明确。
最后是秩序敏感期,主要是让孩子从本质上遵循生活环境中的顺序、要求形成的初步秩序概念;乐博乐博的老师会在课堂中,通过知识科普环节,让宝宝们对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加以了解;也会通过各类作品搭建和拆分的逻辑、课程环节的设立,让小朋友的秩序感加速成型。
因此,在引导低年龄段的孩子认知学习时,绝对不要填鸭式地重复练习,而是从学习中观察、通过各种感官来搜集和整理,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积木不是一直重复拼,而是带着孩子观察每一片积木的差异,将拼图分类再拼,这就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最大精神。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未来学习会有明显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