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的公示》,根据通知来看,名单涉及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24个实验区和994所实验校,引起了家长圈的广泛关注。
不难发现,近两年教育政策明显朝向“科创、科学、科技”倾斜,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纷纷把目光锁定在了“科技特长生”这条新赛道。
然而通过培养孩子的科技特长,有的孩子确实锁定了名校,也有的孩子却收效甚微。难道培养孩子的科技特长是在交“智商税”吗?我们来具体谈一谈!
什么是科技特长生?科技特长生是经过教育厅、教育局发文,有正式定义的、享有特殊招生政策的学生群体。目前科技特长生在全国的覆盖率达到76%,已覆盖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19个省份、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大部分地区的重点中学,都为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开辟了“升学直通车”。
科技特长生认证中与白名单赛事相关,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就是信息学类也就是编程类,第二个是机器人类,第三个是科技创新类,第四个是航模类。
简单来说,科技特长生是指在科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对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着深厚的兴趣和广泛地了解,同时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特长生在学术上表现出较高的成就,通常能够在竞赛、项目或研究中展示出卓越的才能。他们善于利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可以独立思考并实现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很多科技特长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接触和掌握了专业工具和技能,如编程语言、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管理等。此外,科技特长生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参与团队项目时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沟通。他们对新技术的变化和创新抱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学习和研究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科技特长生是一类在科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成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团队合作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是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人才。
一般情况下,有“科技特长生”出现的地方,“保送、加分、特招”等关键词紧随其后,十分引人注目。确实,科技特长生的最直观优势就是助力升学。原因在于,对于小升初/ 中考学生:参加科技类赛事, 有利于获得更优质学校的录取机会。
对于高考升学来说, 高中生们通过参加赛事获得奖项, 在高三参加强基计划、 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时增加优势, 提高通过率。而且,科技特长生与强基计划息息相关。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了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培养战略所需高端人才、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走高考统招之外的单独录取通道。
简而言之,强基计划是高中升大学的特招赛道。而且,强基计划中40%的专业和编程强相关,认证科技特长生的信息学、机器人等竞赛与强基计划专业重合度高,竞赛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时,可以作为重要证明。
从升学角度来看,科技特长可以为孩子升学择校增加筹码;从个人发展上来看,孩子拥有科技特长,也和未来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在未来也会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