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冲线夺冠的“天工”究竟是个啥?
2025-04-21 17:50:05/时事

4月19日7时30分,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亦庄正式开跑。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邀请多家全球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人形机器人参赛,有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一同站在全程21.0975公里的赛道上。

尽管本次比赛是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即人类选手赛道与机器人赛道共用,但两者分属的赛区却是不同。对机器人而言,这种模式更考验其在环境适应、地面应对以及通信等方面的功能与性能。

上午10时11分,机器人选手“天工Ultra”冲过终点线,用时约2时40分,成为首位完赛的机器人。这也标志着“天工Ultra”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半马的机器人。

 

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今年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聪明。

天工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工Ultra”通过无线领航技术完成跟随导航和长程路径规划,自主实时调整奔跑方向和速度,来完成马拉松赛事的奔跑。“我们针对它的本体和一体化关节的稳定性和耐热性,做了比较好的提升,并且通过能耗系统的优化和快速换电的技术,让它能有更强的续航能力。在机器人的平衡性、步态规划、上下肢的协调方面,也做了运动控制算法的提升,能够让它跑得更稳定、更灵活,适用于复杂的户外环境。”

本次大赛重点考验了人形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下的长距离耐力测试。这也说明,每个参赛机器人须具备人形外观,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禁止轮式结构;控制方式可选手动遥控(含半自主)或完全自主。

为确保更多机器人能够顺利完赛,参赛团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更换电池,也可通过更换机器人以接力形式参加全程比赛。赛道沿线还设置了多个补给站,提供电池更换、机器人维护及数智医疗等后勤保障服务。

在此基础上,赛事还需通过动态路况与复杂环境,能够全方位检验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对其性能提出多维度挑战:既要应对长距离续航,也要在坡道、转向等复杂路况下实现灵活运动。

为了适应长距离奔跑,有的参赛机器人会采用特殊设计。在更换电池环节,部分机器人具备不关机就能更换电池的特殊功能,以此提高续航能力。在材料选用上,为实现更轻量化且更耐用的目标,赛队也会进行独特设计。有些机器人还会采用穿鞋的设计,而有些则会在脚底安装耐磨设备,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特殊地面状况。

上一篇:辽宁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2027年建成30个以上教育基地

下一篇:乐博乐博机器人课堂亮相央视!科技+教育赋能传统文化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