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度重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以支撑和引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目标,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结合学科优势,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及航空航天类等优势专业开展强基计划人才培养,针对每个强基计划专业特点,在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指引下,进一步凸显对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将依托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培养。夯实数学与信息学科基础,深化科教融合,强化学生在数据中凝练科学问题和研发复杂数据系统演化行为的潜力和能力,培养引领信息和智能科技变革的、富有原始创新精神和技术突破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紧随其后,大连理工大学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其招生专业聚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
而在培养特色上,大连理工大学将对强基计划专业实施“一班一策略、一人一方案、一生一导师”举措,全面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导师制”培养模式。按专业设置小班化管理,按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按每生配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全程跟踪培养发展情况。
同时,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3 1”本科、“3 1 2”本 硕 衔 接、“3 1 4”本博衔接的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最后,中国农业大学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该校强基计划仅招收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等专业。但在报名条件上,除了要求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之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同样有机会录取——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不难看出,强基计划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具有科创能力、人工智能素养、少儿编程天赋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不仅是一次招生方式的创新,更是对那些在基础学科,尤其是编程领域有深厚兴趣和天赋的学生的诚挚邀请。
对于有志于在编程领域深耕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提供了优越的培养条件。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均为985院校,这些顶尖学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强基计划的学生将享受单独编班教学,配备顶尖导师,采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转段成功率高达70%,为学生直通高等学位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科创赛道上走出成绩的孩子也有机会在强基的舞台上绽放同样的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